是烧红了的狮子的头 还是用酱油炖烂了的肉丸?这道菜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红烧狮子头。奥运期间,外国人更想在餐馆的中式快餐菜单上看到什么名字?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颁布,引发议论纷纷。有人说统1、规范的菜名翻译是奥运会期间城市形象提高的标志,也有人说中国饮食的文化特点在这种翻译中被翻没了。
这本由北京外事办公室和北京旅游局联合编撰的小册子给出了中国容易见到的2000多种菜品、主食、小吃、甜点名字的英语翻译,在奥运会前发放给包含所有119家奥运官方定点接待餐馆在内的北京所有星级餐馆和餐厅。
北京旅游局副局长熊玉梅强调,这份小册子是向社会提供的译法推荐,并不具备强制性。
很多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曾一度为怎么样破译诸如素食主义的鸭子(vegetarian duck,即素鸭)和老公和老婆的肺切片(husband and wife ,即夫妻肺片)这种的菜名而伤透脑筋。在这份手册中,这两道菜的译名分别是干豆腐(Dried Tofu)和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牛内脏(beef and ox tripe1 in chili2 sauce)。
虽然包含了绝大部分中国菜名的翻译,但手册回避了之前争议较大的童子鸡(常常被译为没两性生活的鸡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这种菜名翻译。
但有人觉得,太过直白的菜名翻译没体现出中国饮食文化所特有些文化底蕴。
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习英语学院的郑保国老师表示,给中国菜一个相对统一的英文菜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困难程度也很大。每一道中国菜背后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韵味,譬如贵妃鸡麻婆豆腐等,假如完全直译并不可以说了解菜品的历史和典故。
在推荐的英文译法中,贵妃鸡被译为炸鸡(deep-fried chicken),麻婆豆腐按音译拼写为Mapo Tofu。
《中国日报》专栏作家周黎明也写道,统一菜单英译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在将那些滑稽可笑的错误译法剔除的同时,很多菜名的文化内涵也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了。
有的翻译过来的菜名就像是一碗白米饭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但寡淡无味。他说。
但,在北京一家新闻机构工作的英文专家美国人利兹说:我最关心的是到底我吃的是什么,而不是和它们有关的典故和历史。
据介绍,《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的编撰工作从2006年开始,总共调查了北京300多家餐馆和5万多家饭店,采集了3万多个菜名筛选整理。之后在外语大学、外国驻华非政府组织、政府外事机构等单位挑选了专家进行评审,经网上公示,广泛征求了社会人士的建议,其中大多数中文菜名以主料、烹饪办法、形状或口味、人名或地名等为主来翻译。
手册对一些中国传统食品用了汉语拼音命名的办法,如饺子、包子、馒头等,目的是体现中国餐饮文化。